了解图川
硬件服务
技术服务
科研项目
应用领域
技术资料
保护行动
首页 > 科研项目 > 媒体报道 > “数字长江”护航首批中华鲟入海

“数字长江”护航首批中华鲟入海

鱼类超声波追踪 Vemco实时追踪系统

  • 从位于湖北宜昌的放流点洄游1600多公里之后,部分放流的中华鲟已抵达长江口。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7日透露,截至9时,已有首批11尾植入了声呐信标的2015年度放流中华鲟通过了设在江苏江阴的自动监测站。

     

    中华鲟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珍稀洄游型鱼类,也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已在地球上繁衍生息1.4亿年,被誉为“水中活化石”,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

     

    今年4月12日,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在宜昌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放流了3000余尾中华鲟。其中,61尾植入了声呐信标,以便开展监测工作。每一尾被标记的中华鲟经过监测点时,都会自动被设备识别并记录。

     

    三峡集团首席信息官兼信息中心主任金和平介绍,借助自动实时传输技术和地理信息平台,在三峡集团的“数字长江”地理信息平台上,工作人员今年首次实现了可以实时查阅放流中华鲟的最新活动信息,以及监测站点的每一次记录。

     

    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日9时,已有11尾植入了声呐信标的中华鲟经过江阴监测站。其中,编号为“939”的中华鲟自放流长江后一路“领跑”,早在4月27日凌晨1时,就已抵达距离放流点1500多公里的江阴监测站,这是中华鲟进入大海前的最后一个自动监测点。结合其日均游速可以推测,“939”号中华鲟已在4月28日上午到达长江口。首批放流中华鲟到达长江口,表明放流活动进展顺利。

     

    记者了解到,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自成立以来,为挽救中华鲟种群,持续开展增殖放流工作,目前,已累计放流中华鲟57次,放流数量超过500万尾。梁建强 报道

文档下载Download

相关文章Related Posts

热点话题Hot Topics

"生物探针"----大型海洋动物作为移动的海洋监测平台


        Vemco 移动收发器 (VMTs) 是一款新型标记,包含标记和接收机的双重功能,可以固定在大型海洋食肉动物身上,比如海豹,将大型海洋动物作为移动的海洋监测平台,大大扩展了VMT接收机的超声波接收范围,由于它会追逐其他标有声学标记的海洋动物,因此科学家以此可以研究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 2012 年,OTN、Vemco 和海洋哺乳动物研究所三方合作,在塞布尔岛研究灰海豹。VMT通过蓝牙通讯将数据传送给灰海豹身上的卫星标记,然后卫星标记通过卫星,将数据以及运动轨迹实时回传办公室。到目前为止,75台 VMT 收集了7类其他标有Vemco声学标记的物种数据,有大西洋三文鱼、 鳕鱼、 蓝鳍金枪鱼、 大西洋鲭鲨、 蓝鲨、 美洲鳗和雪蟹。

 

        气候变化和海洋的长期变化将改变捕食者利用他们环境的方式,作为探针数据可以自上而下的显示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商业鱼类种群的影响。这些数据和相关的被OTN探针和水下滑翔机捕获的季节性海洋学数据的深入分析,将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海洋动物和他们的猎物如何在不同条件下使用他们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