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图川
硬件服务
技术服务
科研项目
应用领域
技术资料
保护行动
首页 > 科研项目 > 媒体报道 > 人工繁殖中华鲟种群成功放流长江

人工繁殖中华鲟种群成功放流长江

  • 中新网宜昌4月14日电(记者 刘良伟)140多尾人工繁殖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珍稀水生动物中华鲟在长江中上游湖北宜昌成功放流。这是我国首次大规模放流的13千克以上“重量级”人工中华鲟种群。

    刘良伟 摄

        这次“2011年珍稀鱼类春季放流活动”中放流的140多尾中华鲟包括:人工繁殖的亚成体中华鲟1尾,体长175厘米,体重达100千克;2008年人工 繁殖的中华鲟120尾,体长140厘米、体重13千克左右;2009年全人工繁殖的子二代中华鲟20尾,体长100厘米、体重5千克左右。 春末,长江自然水体温度适宜、饵料生物量充足,此时放流有利于中华鲟存活。

      记者在珍稀鱼类放流现场看到,中华鲟子二代被装在小担架上,从鱼道上被投放到长江中。有些中华鲟放流后在水岸徐徐徘徊,并游向岸边的人群,久不离去。有两位身着防水服的工作人员在水中协助将中华鲟放流到江心。

        据了解,此次放流活动是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29年来第51次增殖放流中华鲟,也是中华鲟放流史上100厘米以上规格亚成体鱼放流数量最多的一次活 动。当日活动还放流了2009年人工繁殖的体长在10-15厘米的胭脂鱼共3千尾。来自宜昌市的中小学生与志愿者也参与其中,用实际行动呼吁人们增强环保 意识。

     

      国务院三峡建委副主任、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曹广晶在活动仪式上说:“今后将与宜昌市委等部门协商,把放流时间和地点固定下来,成为每年的节日, 把珍稀鱼类放流活动打造倡导生态文明的平台、三峡集团公司的节日和湖北宜昌的绿色名片”。明日由国家农业部举办的长江鱼类大型放流活动中,中华鲟研究所还 将放流中华鲟300余尾,其中子二代中华鲟15尾。两天的放流活动总计放流大规格中华鲟达400余尾。

    刘良伟 摄

      中华鲟研究所所长商振扬介绍,本次放流的二代中华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子二代中华鲟种群,它们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在2009年 10月全人工繁殖获得。这也是继中华鲟研究所去年6月22日放流之后,第二次将全人工繁殖的子二代中华鲟放归到自然环境。 子二代中华鲟的体征、食性及适应性方面与野生中华鲟差别不大。雄鱼9年成熟,雌鱼15年。由于成熟年龄不同,同批次放流的人工繁殖中华鲟不易发生近亲繁 殖,这对整个物种的发展都非常有利。为便于科研跟踪,放流的中华鲟还全部被标记了PIT芯片和体外T型双重标记。中华鲟最神奇之处在于它的物种习性。这个 物种染色体是多倍体,基因信息量大。它们经历了各种环境演变,一直延续至今,具备了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它们能在江水和海水中生存,并且成熟后洄游到产卵 地产卵。目前掌握到的中华鲟自然繁殖情况很不错。每年洄游到葛洲坝下游产卵的繁殖群体规模在200至500尾,并且在葛洲坝下游10公里范围内监测到了新 的产卵场。

      中华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物种之一,在地球上已繁衍生息1.4亿年。受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野生中华鲟资源急剧减少,被列为国家一级 野生保护动物。 从2008年起,持续了近30年的长江野生中华鲟的捕捞工作暂停。为确保中华鲟物种增殖的延续性和科学研究的连续性,中华鲟增殖放流工作没有中断。在此次 增殖放流活动之后,中华鲟研究所累计向长江等流域放流多种规格的中华鲟将达到500余万尾,这一数字占全国历年中华鲟放流总数的2/3。

文档下载Download

相关文章Related Posts

热点话题Hot Topics

"生物探针"----大型海洋动物作为移动的海洋监测平台


        Vemco 移动收发器 (VMTs) 是一款新型标记,包含标记和接收机的双重功能,可以固定在大型海洋食肉动物身上,比如海豹,将大型海洋动物作为移动的海洋监测平台,大大扩展了VMT接收机的超声波接收范围,由于它会追逐其他标有声学标记的海洋动物,因此科学家以此可以研究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 2012 年,OTN、Vemco 和海洋哺乳动物研究所三方合作,在塞布尔岛研究灰海豹。VMT通过蓝牙通讯将数据传送给灰海豹身上的卫星标记,然后卫星标记通过卫星,将数据以及运动轨迹实时回传办公室。到目前为止,75台 VMT 收集了7类其他标有Vemco声学标记的物种数据,有大西洋三文鱼、 鳕鱼、 蓝鳍金枪鱼、 大西洋鲭鲨、 蓝鲨、 美洲鳗和雪蟹。

 

        气候变化和海洋的长期变化将改变捕食者利用他们环境的方式,作为探针数据可以自上而下的显示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商业鱼类种群的影响。这些数据和相关的被OTN探针和水下滑翔机捕获的季节性海洋学数据的深入分析,将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海洋动物和他们的猎物如何在不同条件下使用他们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