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图川
硬件服务
技术服务
科研项目
应用领域
技术资料
保护行动
首页 > 科研项目 > 媒体报道 > 十三地联合监测三千尾放流中华鲟

十三地联合监测三千尾放流中华鲟

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 Vemco鱼类实时追踪定位系统

  • 一财网 重华 2015-04-12 19:49:00

    第一财经:http://www.yicai.com/news/2015/04/4604991.html

    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高勇对记者表示,在2014年开展声呐追踪成功基础上,2015年在沿江各监测站首次采用实时传输技术,每个站点可实时传输放流中华鲟的洄游信息。

    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等国际环保组织的见证和参与下,中国4月12日在宜昌胭脂坝向长江流域放流子二代中华鲟3000尾。

    据悉,由三峡集团和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5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是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第57次开展中华鲟放流活动,其放流数量也超过了去年4月约2000尾的规模。

    将开展洄游沿线十三地共同监测

    对于增殖放流来说,放流效果科学评估是增殖放流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而要想评价放流的效果,后期对放流鱼种的监测不可或缺。

    为准确掌握这批中华鲟放流群体在长江中的洄游行为,此次放流鱼种采用了“被动整合雷达(PIT)”标记、声呐标记、体外悬挂T型外标3种标记方法,帮助科研人员对放流的中华鲟进行识别和监测。

    中华鲟研究所副所长高勇对记者表示,在2014年开展声呐追踪成功基础上,2015年在沿江各监测站首次采用实时传输技术,每个站点可实时传输放流中华鲟的洄游信息。

    其中,中华鲟研究所在宜昌、宜都、沙市、监利、洪湖、铜陵、武汉、九江、鄂州、安庆、芜湖、南京、江阴布设了声呐接收器和监测站点。所有监测数据将被完整收集起来,用于中华鲟后续科学研究。

    其中T型标属于体外标记,通过这种标志可实现与自然繁殖群体的区别,标记上打印有唯一编号、放流单位及联系方式,可有效提高放流后误捕误伤信息的反馈率。

    “被动整合雷达(PIT)”标记和声纳标记属于体内标记,其中PIT标记具有唯一编码,无需内部电池,可长期有效;声纳标记是在中华鲟体内置入声波发射装置,通过主动追踪或者沿江布设接收器的方式接收声呐信号,从而获取鱼类洄游信息。这种标记在放流后不需要回捕标记鱼,当标记鱼游经接收器接收范围(约1.5公里)时,就能被自动记录,从而推测鱼类洄游路线。

    水体污染和捕捞扔影响放流存活的质量

    由于过度捕捞和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世界渔业资源普遍衰退, 优质鱼比例变少、低龄化严重、渔业资源结构不合理等现象日益严重。19世纪后期,美国等国家即开始采取增殖放流的手段拯救渔业资源。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开始启动水生资源的增殖放流工作。截至目前,渤海、南海、东海、黄海四大海域已全部开展增殖放流工作,内陆水域中,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也已开展增殖放流工作。可以说,放流水域已覆盖境内全部重要渔业水域。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可持续水电战略合作伙伴项目经理李丹宁表示,多年的实践表明,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恢复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和有效手段。

    2009年开始,在专家的建议下,我国停止了野生中华鲟科研捕捞。野生中华鲟停捕后,中华鲟物种保护工作并未停滞,国家支持三峡集团投入大量技术力量和资金对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研究进行了攻关。2009年,中华鲟研究所首次取得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研究成功,经专家鉴定,总体研究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

    正是由于成熟的全人工繁殖技术为基础,中华鲟放流质量和规模逐年提升。2014年10月14日,中华鲟研究所子一代中华鲟再次成熟并繁殖成功,标志着中华鲟亲本再成熟这一关键技术有了实质性突破,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空白。

    此前,通过主动追踪和固定站点监测,中华鲟研究所曾初步掌握了放流鱼的洄游轨迹,部分鱼从宜昌到入海口用时仅20天,但也监测到多次渔民误捕的事件。

    高勇对记者表示,中华鲟研究所此前曾观察到,放流鱼到入海口仍存活的比率约在5%-10%之间,这虽然大幅优于自然条件下野生中华鲟的存活率,但放流沿途的水源污染、无序捕捞、沿线挖沙造成中华鲟饵料减少是影响中华鲟存活率主要原因。

    高勇表示,中华鲟等长江鱼类保护"三分靠放、七分靠管",希望国家和放流沿线地区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放流后的管理。

    编辑:汪时锋

文档下载Download

相关文章Related Posts

热点话题Hot Topics

"生物探针"----大型海洋动物作为移动的海洋监测平台


        Vemco 移动收发器 (VMTs) 是一款新型标记,包含标记和接收机的双重功能,可以固定在大型海洋食肉动物身上,比如海豹,将大型海洋动物作为移动的海洋监测平台,大大扩展了VMT接收机的超声波接收范围,由于它会追逐其他标有声学标记的海洋动物,因此科学家以此可以研究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 2012 年,OTN、Vemco 和海洋哺乳动物研究所三方合作,在塞布尔岛研究灰海豹。VMT通过蓝牙通讯将数据传送给灰海豹身上的卫星标记,然后卫星标记通过卫星,将数据以及运动轨迹实时回传办公室。到目前为止,75台 VMT 收集了7类其他标有Vemco声学标记的物种数据,有大西洋三文鱼、 鳕鱼、 蓝鳍金枪鱼、 大西洋鲭鲨、 蓝鲨、 美洲鳗和雪蟹。

 

        气候变化和海洋的长期变化将改变捕食者利用他们环境的方式,作为探针数据可以自上而下的显示对海洋生态系统和商业鱼类种群的影响。这些数据和相关的被OTN探针和水下滑翔机捕获的季节性海洋学数据的深入分析,将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海洋动物和他们的猎物如何在不同条件下使用他们的环境。